为期三天的全球风险管理专业人士协会(GARP)第21届风险年会于2021年2月24日成功落下帷幕。此次年会举行了30多个现场或点播会议,邀请了80多位业内领袖主讲人分享他们的观点,有150家银行、资产管理和金融公司的高管参与了讨论。会议议题涵盖了气候变化、网络风险、流动性风险和银行数字化等近期最受瞩目的话题。现在,就让我们带您一起来回顾年会的亮点。本专辑将分期为您带来论坛的一些精彩讨论和话题,与您一起分享来自业界领袖的观点。
近日,《中国日报》在财经版显著位置刊登报道,指出绿色金融发展是当前银行金融界的发展和改革主要内容之一。报道引用了江苏银行绿色金融与PPP事业部总经理董善宁在GARP第21届风险年会论坛上的讲话。董善宁在讲话中提到:中国人民银行鼓励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评级为“ AA”及以上的绿色债券已被接受为央行各种贷款工具的合格抵押品,通过这些货币政策工具,商业银行可以以优惠的利率获得绿色资金。
董善宁总结中国在绿色金融方面的举措和成果的讲话在GARP第21届风险年会“亚太在向净零碳排放过渡中的作用”论坛中也引起了很大反响。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带您回顾一下论坛的讨论议题和嘉宾们的精彩发言。
在向零净值过渡的过程中,全世界的目光都将聚焦于亚太地区。中国和印度在减少碳排放方面面临巨大挑战,新加坡和澳大利亚在各个层面努力解决气候风险的影响,种种迹象表明,亚太地区在采取积极行动应对气候风险。
在讨论会上,汇丰银行ESG研究全球联席主管全球气候变化卓越中心主任Wai-Shin Chan,江苏银行绿色金融与PPP事业部总经理董善宁,澳大利亚可持续金融倡议联合主席Jacki Johnson,以及亚洲投资者气候变化联盟执行董事Rebecca Mikula-Wright,在彭博社(Bloomberg L.P)亚太地区政府和法规事务主管Vicky Cheng的主持下,就绿色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嘉宾们畅所欲言,讨论了各国零净碳排放的努力、压力测试的开发和实施、以及绿色金融的趋势。
关于净零碳排放和气候风险
Wai-Shin Chan (汇丰银行ESG研究全球联席主管全球气候变化卓越中心主任):大家现在的共识是,气候变化是本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气候变化引起的后果将影响到每一个人和每一片土地。从企业层面说,可以通过减少自身运营产生的碳排放、购买绿色电力、以及抵减剩馀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等一系列措施来实现碳中和。实现碳中和意味着企业在日常运营过程中最终达到零碳排放。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已在多个领域造成了重大的负面影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最新报告指出,全球变暖幅度达到 2 摄氏度将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包括对水资源、土地利用、粮食生产和人类健康的严重负面影响。因此,各国必须致力于将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只有全球都在本世纪中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才能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
Jacki Johnson(澳大利亚可持续金融倡议联合主席):如果我们无法达到零净值,气候将持续变暖,与天气有关的自然灾害增加。金融市场将对受影响地区开展风险识别,进而影响资本配置和保险的模式。实际上那意味着我们必须考虑再保险资本的获得。随着人们对气候风险理解的不断深入,长期借贷将更为困难,保险成本和普及率也将受到影响,其终值也将降低。这些现象都会触发资本再分配和资产再定价。
董善宁(江苏银行绿色金融与PPP事业部总经理):中国要实现净零排放,在技术和经济上都是可行的。鉴于中国的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实现完全脱碳的经济所需的投资是可以承受的。中国经济将在低碳转型带来的创新和投资机会中受益。但是我们同时要考虑到的是,中国作为世界的制造业中心,要在保持生产力的同时减少碳排放,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挑战。
企业的长期和短期目标
Jacki Johnson(澳大利亚可持续金融倡议联合主席):要实现净零碳排放短期和长期行目标,我认为企业要建立领导力和实践力。领导力是设定目标,将整个气候变化主题嵌入董事会的战略议程以及制定运营战略中。实践力是如何确保在每个市场上都向TCFD报告进程。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主要面向投资方、贷款方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提供与气候相关的金融风险自愿信息披露建议,合理评估气候相关风险与机遇。我们希望所有金融机构都在向澳大利亚可持续金融倡议作出承诺,实现零净值的长期目标。
董善宁(江苏银行绿色金融与PPP事业部总经理):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一个公司最关心的是气候变化对其运营成本的影响。一家公司应该研究其成本结构,并弄清气候变化风险最有可能影响成本结构的要素,在短期和长期维度建立风险框架。企业可以使用量化业务运营碳足迹影响的工具,例如,PACTA、TPI、RPO、FBTR、碳足迹池等碳追踪器。其次,我十分赞同公司应该建立环境信息披露框架TCFD,了解如何优化组织结构和运营,为碳排放受限的世界做更好的准备。
关于绿色金融
董善宁(江苏银行绿色金融与PPP事业部总经理):实际上,中国的金融部门对环境的关注早在1995年就已开始。自1995年以来,中央政府在各级政府机构中都颁布了政策,绿色金融加速发展,2016年,中国担任20国集团主席国,同年绿色金融被纳入G20公报中。自此,绿色金融成为金融发展的真正热点。“绿色金融”被纳入商业银行绩效年度考核,评级为“AA”及以上的绿色债券被认定为央行各项贷款便利的合格抵押物,商业银行可以以优惠利率获得资金,这意味着融资成本更低。
从政府角度,监管机构发布了三个指令。第一个直接来自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他们在2013年发布了一项准则,要求所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报告绿色贷款统计数据。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每年也需要对绿色基金的绩效进行自我评估,并将报告发送给中国银保监会。第二个来自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2018年开始将商业银行的绿色债券表现纳入其宏观审慎评估中。但这仅适用于中国的24家主要银行。今年,中国人民银行将排除NPA,对所有规模的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绩效进行评估。第三个指令来自财政部。财政部评估了中国的绩效指标优化路径,因为中国的大多数银行都是中央政府或省政府管辖的,财政部或省级部门为银行提供股权资本。由财政部对商业银行的绩效进行评估能更有效地落实鼓励政策。
我们有两个最佳实践。第一,中国人民银行鼓励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今年1月起,“绿色金融”被纳入商业银行绩效年度考核,评级为“AA”及以上的绿色债券被认定为央行各项贷款便利的合格抵押物,商业银行可以以优惠利率获得资金,这意味着融资成本更低。绿色贷款包括中国人民银行的常设贷款、中期贷款和再贷款。因此,所有协调机构都将为商业银行提供有利的利率和资本化收益。因此,绿色贷款账本越大,越有机会从政府获得低利率贷款、进一步发展业务。第二,一些省市政府还向绿色债券发行人提供补贴,以覆盖部分或全部利率支付。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上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现在要求每季度披露一次。金融机构还必须报告绿色贷款的使用和分配情况。
Rebecca Mikula-Wright(亚洲投资者气候变化联盟执行董事):气候变化对公司和投资组合的影响速度超过了法规所能赶上的速度。这就是我们需要解决的差距。因此,我认为亚洲需要迅速采取行动,投资人对气候变化的理解愈加深刻,并在多方面采取应对行动,包括将气候问题融入投资策略、参与公司治理、与监管和政策制定者沟通,进行气候变化相关信息披露等。目前,TCFD成为国际认可的信息披露框架,而各国监管机构也在制定本土化信息披露原则。如果亚洲决策者创造可投资的机会,那么就有大量的私人资本有兴趣支持和加速向净零排放的过渡。
会议临近尾声时,彭博社(Bloomberg L.P)亚太地区政府和法规事务主管Vicky Cheng总结道,未来10年是气候变化最关键的10年,许多国家现在都在制定零碳排放目标和具体的实现时间。正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报告那样,目前全球已有 60 个国家承诺到 2050 年甚至更早实现零碳排放。提供清晰的框架、分步骤构建有力的政策体系、利用市场激励的力量来推动企业和决策部门寻找成本最低的解决方案,都是我们可以执行的行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