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礼:金融分业监管暴露7大不适应性,或可借鉴国际协同监管机

 

日期:2018/10/7 17:32:56  阅读:
 

近日,在“2018中国银行保险业国际高峰论坛”上,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表示,分业监管体制,在我国金融综合经营环境中已暴露诸多不适应性,监管体制协同推进,势必成为金融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创新,金融监管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周延礼表示,监管制度主要存在7个方面的问题:监管思维、监管理念、监管制度、监管体制、监管竞争、监管空白、监管重叠。具体来看,由于各类金融机构经营壁垒逐渐拆除,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业务开始形成跨市场、跨行业的联动,导致金融机构逐步形成全牌照甚至是交叉持牌的经营局面,造成监管问题凸显。

周延礼指出,“分业监管造成信息统计、(业务)事实上的分割,无法进行穿透追踪资金的来源和最终的流向,无法对系统性风险进行识别和决策”,另外,目前我国监管体制以机构监管为主,分业监管规则未能覆盖到高杠杆的融资活动,同时,分业也造成了资金流向和资金性质信息的缺失,资金的效应没有得到良好的发挥。

他强调,如果忽视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之间潜在的系统性关联,将导致多重监管和监管真空并存的局面,尤其是在互联网时期,一方面,金融监管面临同一问题存在不同监管标准、规则的局面,如监管套利现象;另一方面,监管竞争的博弈、监管空白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存在。

而谈到未来我国监管制度的改革方向,周延礼表示,“监管体制协同推进,势必成为金融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

在其看来,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把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摆在重要的位置,注重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特别是监管目标的设定,使监管协同得以实施运行。具体来看,在监管模式上,同时推进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在监管思路上,宏观审慎监管方面,强调积极应对跨市场、跨行业的金融市场环境,以系统性金融机构、监管为重点;微观审慎监管方面,强调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制度化、标准化、常态化;在监管标准上,强调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保险偿付能力等,注重金融机构之间连带的责任风险,防止因经营不善、偿付能力不足产生行业中的连带影响。

另外,周延礼表示,协同监管的机制正在成为国际监管的潮流,形成市场统一的制度规范、稳定性评估将是国际金融市场的未来重点。未来,“我国的金融监管改革也需循序渐进,符合中国国情”,在结合本国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推进改革,对监管制度、政策、机构进行调整,弥补监管短板,应对多向关联的市场趋势。下一步,政策导向是要加强系统性金融机构的确定,进行经营风险的评估,制定风险识别的标准,精准监管,用制度化的安排引导系统性金融机构稳健运行,防止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联系我们
  • 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3号楼11层
  • 400-611-8836
    400-611-8836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17 北京首冠点子市场调查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049767号-4